4月8日,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主题为“改革再出发,凝聚成共识”。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恩富、浙江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蓝蔚青、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主编许宝友出席会议并分别发言,市社联党组书记沈国明、市社联副主席、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刘世军出席会议,院党委书记潘世伟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方松华主持会议。
潘世伟在讲话中肯定了此次座谈会主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克服的三方面问题。第一,“上不着天”的问题。理论研究难以对中国现实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有效的理论概括,难以形成具有较好说服力的理论或思想框架。第二,“下不着地”的问题。理论研究难以真正深入实际,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穿透力不强。第三,改革开放进程中解构了原有的理论和制度框架,一时难以建构新的框架。要克服这些问题,就要增强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潘世伟谈到,在理解和把握中国改革时存在着两种“教条主义”,第一,信奉西方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教条主义”。30多年的学科恢复和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吸收了大量西方的知识,习惯于用西方的思想框架错误地解释和规划中国的道路和现实。第二,崇拜自身的“教条主义”。我们对中国的改革实践道路过早地或是不恰当地进行模式化和固定化,忽视了其中面临的诸多矛盾、问题和挑战。无论是盲目信奉西方的教条主义,还是盲目崇拜自身的教条主义,本质上是缺乏自主性的表现,破除教条主义仍然是今天极为繁重的任务。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自主性,而不是用别人的或有误导性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不能把自己当成某种或诸种理念或信条的实验对象。他认为,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相应的制度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现实社会的解释力、说服力和穿透力,希望我院邓中心整合院内、全市乃至全国的资源优势,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李君如在发言中谈到,党的十八大的重要意义就是归拢人心、凝聚共识,第一是在发展目标上形成共识,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二是在改革过程中,将新的经验与成熟经验有效统一起来,凝聚成改革新共识,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程恩富在发言中谈到,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如何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调节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结构缩小财富和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合理配置国家调节和市场调节之间关系,以及在合理的对外开放基础上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安全和自我保护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取向和市场取向的有机统一。蓝尉青谈到,凝聚共识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并着眼于实践;成功的实践本身就有巨大的说服力,而且它使我们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也有利于消除改革疑虑,凝聚改革共识;要善于总结改革经验,分析实际问题,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实践。许宝友谈到,中国的改革进程一直是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改革所凝聚的最大共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改革到目前的这种状况下,我们需要顶层设计,形成共识,为改革明确方向,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
与会学者对邓中心成立20周年纷纷表示祝贺,并在座谈中简要回顾了“邓小平理论”名称由来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邓中心的历史沿革,希望邓中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原邓中心主任夏禹龙、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赵修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学明、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市社科规划办主任荣跃明、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主任宋进、我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徐觉哉、原邓中心常务副主任胡振平、原邓中心副主任程伟礼等围绕凝聚改革共识的概念方法、理论框架和解决路径等问题展开了分析探讨。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蒯大申、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何锡蓉、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刘杰、党委宣传部部长黄凯锋、《社会科学》杂志主编胡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曹泳鑫、《社会科学报》总编段钢参加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汇报》、《解放日报》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参加会议,并就座谈会的有关议题进行了集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