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潘世伟调研《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工作并听取“民粹主义与民本主义”课题汇报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13-05-14浏览次数:94

53日,党委书记潘世伟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下简称中马所)调研《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下简称《年鉴》)编委会工作,并听取“民粹主义与民本主义”课题进展汇报。中马所常务副所长方松华主持会议并介绍课题进展情况,《年鉴》主编之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徐觉哉简要介绍了《年鉴》在编纂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和学界专家的相关建议。

潘世伟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国第一本《年鉴》在上海,特别是在社科院问世的重要意义,并简要介绍了该书出版后在学界和政界中取得的良好影响。他希望《年鉴》及其编委会能在3-5年内逐步成熟,成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重要平台。潘世伟谈到,《年鉴》的选题和定位在注重动态性和基本信息介绍的基础上,要增强对当年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增强对规律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在占有大量国外社会主义前沿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要增强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理论架构的研究工作,如转型研究类的连续性研究,苏联解体类的整体性解释,要加强对国内学者成果的关注,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分析,并通过国外社会主义这面镜子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的现状和发展情况。

在听取中马所“民粹主义与民本主义”课题汇报后,潘世伟首先肯定了当下深入研究“民粹主义和民本主义”的意义与价值。他谈到,中马所动员全所力量参与课题研究,要从中国当前的现实语境出发,结合中央的有关精神,并结合习近平同志关于这一问题的谈话精神,开展针对性研究。潘世伟谈到,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也要防止出现超越阶段、能力和限度,罔顾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一味迎合百姓需求的民粹倾向。社会在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问题,我们只能解决该阶段出现的问题。在理论上正确把握民粹主义与民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差异和界限,对于在具体实践中正确处理社会矛盾、解决民生问题,以满足人民的根本需要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正确把握和厘清民粹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关系,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经济、社会和民生问题,以及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形成正确的理论、政策和具体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潘世伟希望中马所在课题研究中增强现实针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建设性意见。座谈讨论中,潘世伟还对相关发言和讨论进行点评,并对讨论所涉及的研究难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方松华在发言中肯定了第一本《年鉴》的成绩,认为该书学术性强,广纳百家之言。在“民粹主义与民本主义”课题汇报中,方松华谈到,“民粹主义与民本主义”课题立项后,中马所积极组织力量参与研究,所内相关科研人员开展研讨分析,形成了一系列预研究成果。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是在全市范围内邀请专家学者组织相关座谈会,为课题的深化研究进一步积累资源。方松华表示,中马所将集全所力量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徐觉哉在《年鉴》工作汇报中谈到,该书不是佳作的汇编,而是常用的工具书,注重扎实的资料。该书的特色在于,它能够汇集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前沿信息的资料性、各种观点和思潮的代表性以及在社会主义研究方面的创新性,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会上,《年鉴》编委会成员分别汇报了目前在资本主义发展、北欧模式、列宁主义、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等方面资料的搜集情况、所遇到的问题和翻译进展,并就今年“年鉴”的主题和版块问题提出建议并进行讨论。参与“民粹主义和民本主义”课题的科研人员分别汇报了各自研究的进展。大家就民粹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民粹主义与人民本位、人民民主和群众路线之间的关系,民粹主义与改革的评价标准,民粹主义与社会民生之间的关系,民粹主义在当前继续推进改革进程中的具体表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中马所研究人员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