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研究”课题组在院537会议室进行了第一次小型的专家咨询会议。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丁耘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涛博士作为课题组首批邀请的院外咨询专家出席会议。
丁耘教授首先向课题组介绍了其新书《中道之国》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用意,随后,他重点围绕“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研究”的课题内容,探讨了开展具体研究的思想资源和研究方向。
丁耘教授新近出版的政治哲学论集《中道之国》,收录了其论文、评论、演讲、访谈、序跋等文章,以“文明论的政治哲学”为新方法论,探讨了“政治哲学中的中国人问题”。在座谈中,丁教授谈及“中道之国”是对中国的一种理解。他认为“中”是儒家非常核心的概念,有“度”的意思,无过无不及;而更重要的是,“中”还有“时中”之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妥帖的方式。
对于课题的具体研究方式,丁耘教授指出:一方面要做好学科上的整合,一个课题的完成需要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各方面的学者通力合作,各个学科的学者要能够针对专门的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好思想资源的整合,要能调动古今中西的思想资源,但最重要的是,如何真正实现用某一种思想资源比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在谈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时,丁教授强调学者应当保持敏感度,对于理论资源和现实都要敏感。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将对现实的把握通过理论概括充实到学科中来,在整合学科的过程中要超越学科。要去激活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思想资源和思想能力。
丁耘教授还对于如何研究民主等问题,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交流。丁教授认为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于民主亚种的探讨是一种可以借鉴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研究民主亚种之间的关系。但同时还需要注意到民主是多样的、可变的、并且有一定的局限。要研究好民主问题,首先需要澄清并拓展民主的定义。民主是一个概念域,涵盖“民有、民治、民享”三个方面。现代民主首先是人民主权,即民有,这要求保证合法性来源是人民的公意。但是民主在民治和民享方面的含义也不应被忽略。特别是关于民享的概念,目前学界多只讲到对权利的享有,但是老百姓要的是福利。民享是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人民的福祉。
在丁耘教授演讲之后,王涛博士与“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课题组成员就研究方式、理论框架、国体与政体、知情权、中国政治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课题组基础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姜佑福、陈祥勤、马庆、马丽雅、束赟、沈云波、曾誉铭、张洪彬等人出席了此次咨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