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高奇琦教授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15-04-15浏览次数:139

        2015410日,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研究”课题组在所537会议室进行了第三次小型的专家咨询会议。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高奇琦教授作为课题组邀请的院外咨询专家出席会议。

高教授首先就课题组研究的基础文本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基础文本虽然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地分析和论证,但这并没有损害文本自身的重要价值,因为它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并有不少真知灼见。比如,用比较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中西之间的差异,用最高领导任期制来高度评价三十多年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成果;用“一元”来总结中国制度上的强国家传统;用“度”的概念来评价和衡量民主的程度和具体指标;用协商式民主来反对西方民主简单地多数决定;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来理解当前的中国实践等等。高教授非常欣赏课题组成员所具备的多学科背景,希望课题组能从不同角度对基础文本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随后,高教授向课题组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全球共治:中西方世界秩序观的差异及其调和”。他认为世界秩序的历史演进可以分为碎片性秩序、碰撞性秩序、分裂性秩序和整合性秩序四个时期。目前西方主流的世界秩序观主要包括霸权秩序论、均势秩序论、世界体系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五种。这五种理论的基本逻辑,都是基于人性恶这一理论假设的冲突秩序观。这种冲突逻辑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了一种崇尚武力的暴力文化,并为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征服”提供了理论基础。冷战结束后的权力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网络化、世界风险化、暴力文明化等诸多趋势对冲突秩序观形成了挑战。在此背景下,基于中国传统的和谐秩序观的意义就凸显出来。这一秩序观以人性向善为理论基础,力图发现和弘扬人性中的道德成分。在和谐秩序观之下,世界秩序表现为一种多行为体共存的和谐状态,主体间关系是朋友关系,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主要表现为互助与礼遇。全球共治是建立在和谐秩序观基础上的一种调和性理念,国家间关系结构从强调利益关系向重视朋友关系转变,对待“异见”的方式是求同存异,互动形式是多主体民主协商。

之后,课题组成员与高教授就世界秩序的分期标准、人性恶的设定、全球共治的主体、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和谐秩序观的理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课题组基础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姜佑福、马庆、束赟、沈云波、曾誉铭、张洪彬、夏江旗、刘亮、刘忠等人参加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