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研究”课题组召开中国古代传统片提纲评审会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16-12-21浏览次数:99

20161125日下午200-600,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研究”课题组在院115会议室进行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传统”部分的写作提纲评审会。课题组成员王志宏(先秦部分)、沈云波(秦汉到隋唐)和夏江旗(宋元明清)提交了自己所承担部分的写作提纲,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冯贤亮教授、仇鹿鸣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李磊副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于凯教授,上海社科院政治所张树平副研究员和历史所的王健副研究员作为评审专家应邀出席会议。

各位评审专家高度评价了“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研究”这个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肯定了课题组设计并承担这个难度极高的课题的理论勇气。评审专家们分别从各自学科出发,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古代传统片的写作提纲以及课题的进一步推进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仇鹿鸣认为,把握和总结好前辈学者和今人研究成果是课题的完成和学术质量的重要前提,并特别就三份提纲的参考书目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李磊认为,课题组清楚自己的学术立场和理论定位是做好课题的前提,中国道路的立场一定要鲜明地坚持,并且一定要做到真正理论地去阐明和叙述中国古代传统之于中国道路的传统之为传统的意义。他还特别提醒课题组成员注意国际叙事和中国叙事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对于课题写作的不同要求。于凯指出,古代传统的写作有一以贯之的线索和框架固然重要,但是尊重各个历史时期自身的时代特点和韵律更为重要。于教授强调,一定要重视不同历史阶段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对于自己所处时代危机的诊断和提出来的因应谋略,因为这些诊断和因应的历史沿革构成了古代政治传统的活着的源和流。冯贤亮主要针对宋元明清部分提出了许多建议。他指出,理学与心学两个传统在中央和地方各个层面的竞争对于这个时期的政治文明的演进非常重要,并特别强调了顾炎武和黄宗羲分别传承的理学和心学传统如何影响了直至民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张树平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指出,三个写作提纲更多是从历史的时间线索出发,尚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视角和框架,课题组能否提出自己的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概念对于课题是否成立至关重要,而这个任务应当主要由中国古代政治传统研究来承担,如果我们承认中国道路有以一贯制的传统和线索的话。王健指出,研究古代政治传统特别是国家治理,一定要注意历史时段和地方区域两个维度的复杂性,整个历史的发生过程不是一个均质化的过程,只讲大传统、大线索容易空洞无物,一定要结合地方传统的多样性来充实和展开。各位专家一致认为,三份提纲体例不一,不能构成一个整体,希望课题组成员多多商议,最后一定要统一起来。

各位专家发言完毕以后,三位课题组成员还就各自提纲的一些具体问题向专家们做了咨询,最后,各位专家就相关问题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课题组基础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姜佑福、陈祥勤、郭丽双、冯莉、马庆、石永泽、束赟、王志宏、沈云波、夏江旗、曾誉铭、张洪彬、康翟等人出席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