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球话语与中国经验”国际研讨会召开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17-12-22浏览次数:185

121617日,首届“全球话语与中国经验”国际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召开。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方松华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王振在致辞中谈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发展目标和愿景,尤其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设想,引发全球热议。我们很重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也注重将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本次论坛搭建了中外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研究的桥梁,可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研讨会围绕“政党、法治、民主”三个议题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丁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吴新文研究员、上海党建创新研究基地主任刘红凛教授分别主持三场分论坛。闭幕式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陈祥勤、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全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殷之光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全球中国研究中心联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协办。来自上海和外地的多名专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社会科学报》、“澎湃新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多家媒体与学术期刊与会并进行报道。

 

附精彩观点:

刘红凛(上海党建创新研究基地主任教授):应将党派纷争置放于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历史发展经验中考察。基于不同历史发展和政党认知,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治理观念也不同,模式和方式也存在差异。中国共产党的治理模式和生成逻辑不同于西方,它建立了中国的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既是领导党,也是执政党,同时受到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和民众要求的制约。

 

罗丝·卡罗尔(埃克塞特大学讲师):当前英国乃至西方政党政治不断衰落,主要表现在:党员人数直线下降;新兴“异类”政党崛起;选民情绪两极化;政府合法性和认同度下降。与这一趋势相反,党派纷争和倾轧现象却不断增多,当前应防止“结党营私”的现象。这既需要强调政党自身的原则和约束性,也可以通过增加政党数量遏制政党的“恶”。

 

殷之光(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全球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发展历程中,不断将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结合,力图建构更加平等的社会。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辩证关联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道德基础,使中国共产党超越国家界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先锋党。

 

陈祥勤(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当代中国政治的第一事实,就是中国共产党居于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核心地位,构成以中国共产党自身为主轴和枢纽的“党-政”体制,在这一体制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总体性政党,是国家建构和运行的实际主体。

 

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现今,需要进一步阐明“八二宪法”的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立宪原则,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关键的问题。简言之,现在要将“什么是宪法中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国家学说”,重新带回到宪法学的研究议程上来。尤其是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合宪性审查”中,激活宪法的“社会主义”条款,在宪法解释和裁定中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

 

伊夫·辛多默(巴黎第八大学政治学教授):理解法治概念需要区别英美法系中的法治概念和欧洲大陆法系中的“法治”(Rechtsstaat)或“法治”(Etat de droit)。当前应对法治概念进行区分,明了哪些含义能够适用于现今的全球治理,哪些含义需要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家进行理解。

 

梅俊杰(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任务,从研究角度看,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法治与德治的问题;法治与法制;法治与民主的问题。

 

范勇鹏(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的民主经验包括民本理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比统治者高贵;统治者要爱人民;统治者要为民众服务。民本理念保障了中国的民主制度朝向平等化、理性化和世俗化等方向稳步前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保证了中国社会固化和再世袭化的概率很低。

 

艾米丽·弗兰克(巴黎第十二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中国追求的民主,不能用西方民主概念来阐释,中国反对的是简单地照搬“西式民主”。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这能够为西方世界相同概念的发展提供借鉴。中国的民主思想和实践存在不少好的历史资源。

 

伊安·蒙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授):民主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好的概念,后来人们为民主灌注了很多理想价值,现今的民主制度也放弃了原先的很多理念,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理念和形式。最好的政治家应在民主制度中追求最有效的决策,与“治理”形成契合。

 

(文字: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来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