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报道了中马所等单位开展的青年素养调查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20-07-07浏览次数:202

按: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和上海零点咨询合作开展新时代青年素养调查,《上观新闻》对调研内容进行了报道。以下为报道全文。



这代年轻人“废柴”“佛系”“太自我”?来看看他们真实的“画像”

作者:周丹旎 徐浙宁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对青年一代提出殷切嘱托。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的素养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这代青年人有何特点?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又如何看待当下与未来?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和上海零点咨询合作开展新时代青年素养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主体为18-35岁青年,大多为“95后”“00后”,共计2100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深圳、武汉、西安、成都和沈阳等七个城市。

多数受访青年认为,“品德修为”是“最美”的首要标准

调查发现,84.0%的青年以“青年精英”为榜样,认为他们的生命价值最为可贵,且将“品德修为”视为“最美”的首要标准(占72.6%),即“有思想、有内涵、有道德、有修养”;75%的青年相信“人性本善”,94.1%的青年对于弱势群体有同情心,并且有近六成(58.6%)表示“如果有机会很愿意设法帮助”。

近些年来,“废柴”“丧”“佛系”等网络热词,似乎为青年人打上了刻板的形象标签。青年一代的生活态度究竟如何?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89.9%)受访青年对当下生活感到满意,86.7%的受访青年对未来发展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无论是学生还是从事相关工作者,男性还是女性,自由兼职还是全职,当代青年总体上积极乐观、热爱生活、有梦想有追求。

热爱生活之余,他们肯付出、勇担当。超过九成的受访青年每天都会有一定的时间用于阅读,其中三成以上的内容与学习或工作相关。94.1%的青年对于弱势群体有同情心,超六成受访青年表示,在最近半年里参与过志愿者或公益性活动。

“95后”“00后”普遍成长于物质丰裕、精神充盈、社会氛围宽松的年代,他们的行为偏好和价值取向呈现出更为多维和多元化倾向。近七成受访青年认为,“美”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更依赖于主观感受和个人喜好,他们认为审美是相对私人化、因人而异的;同时,“95后”的个体化价值取向也更为显著。

六成受访青年将“遵守规则(包括法律)”列为当今社会应遵守的最基本原则

调查显示,新时代青年的综合素养达64.25分,42.5%“中等”(60-79分),10.1%“良好”(80-89分),10.8%“优秀”(90-100分),另有36.6%“待提升”(不足60分)。审美素养、伦理素养、人文素养、心理素养、网络素养和反思素养等六个维度各有高低,其中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相对较高,分别是70.77分和69.21分,伦理素养和心理素养评价居中,网络素养和反思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见图1)。另外,因性别、年龄、收入等不同,青年素养呈现出内部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比如,女性较男性更具审美素养,二者分别为71.63分和69.76分。18-24岁、25-29岁和30-35岁的三组青年,在伦理素养、人文素养、心理素养、网络素养、反思素养和综合素养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25-29岁组相对较高。学历越高,则对素养的自我评价相对越低:高中或以下、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等四组青年,对自身综合素养的评价依次是69.48、63.71、64.80和61.83;收入越高,对综合素养的评价相应也高。

△ 图1  新一代18-35岁青年的六大素养状况(均值)

青年一代崇尚个性,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无视公共规则。六成受访青年将“遵守规则(包括法律)”列为当今社会应遵守的最基本原则,其次是“不伤害他人”。在日常生活中,74.1%的受访青年表示,从未有过“高空抛物”的行为;近90%青年人表示,即便可以安全通行,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闯红灯。74.2%的受访青年,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做到分类扔垃圾。尤其在上海,青年中98%表示对垃圾分类有所了解,75.67%清楚垃圾的四种分类,89.0%的青年大多数时间能够准确投放,其中34.33%可以每次做到。

报告指出,当下青年的价值结构中,虽然随时代推移呈现出“个体化”发展趋势,“独立自我”的价值取向更为突出,但他们超越了狭隘自我,也具有互依、包容、利他的“互依自我”价值取向。

青年党员的综合素质更高、更好,更具舍“小我”的牺牲与担当精神

此次调查中,青年党员占到17.2%。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党员在审美、伦理、人文、心理、网络和反思素养等方面,均显著高于非党员,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具有作为先锋模范的良好综合素养(见图2)。

△ 图2  青年党员与党外青年的素养状况比较(均值)

在日常生活方面,青年党员更爱读书学习;75.7%的青年党员近半年参加过志愿者或公益活动,比非党员高出13.6个百分点。同时,在危难面前,青年党员中,有31.2%表示愿意牺牲自己而营救他人,而该比例在普通青年中约27.6%。在生活满意度、未来的确定感和未来的乐观感方面,青年党员均显著高于非党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具备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党员,精神上更健康,当下更充实,对未来更存盼望。

报告指出,基于此次调查呈现出的当代青年特点,要从四个角度对青年一代加以引导培育。一是给予理解、尊重和包容。要多倾听青年一代的迷茫和困惑,给予青年群体良性的成长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思想文化土壤;二是夯实理想信念。此次调查反映出部分青年还缺乏价值目标和责任担当意识,要重视对青年一代的精神“补钙”;三是加强生涯引导,适时提供帮助。青年人正处于自我整合、生涯发展、角色社会化的重要阶段,面临学习、就业、婚恋等现实挑战,要应需、应时、应势对青年成长提供帮助;四是发挥青年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青年党员的生命价值观、生活满意度、未来观等均显示出先进性和积极性,要进一步发挥青年党员等示范人群的带头作用,让他们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成为同辈群体中重要的内生资源,在同舟同行中砥砺奋进。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2020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