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博招|考博攻略——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20-11-24浏览次数:239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介绍

◆ ◆ ◆ ◆

上海社会科学院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传统。1993年成立全国首家“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1994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五大基地之一;“中心”在研究成果、团队力量和学术影响等方面有较好积累,曾经获得过多项“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哲社重大项目和上海市哲社项目以及上海哲社成果奖。

2004年,根据中宣部的要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更名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同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自2010年起,该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由此升格为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

2007年,经批准,同时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并公开对外招生。2012年3月,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标志着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2015年1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25家试点工作单位,对本学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2018年底,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被授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

2019年,本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升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位点,下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政政治教育共四个二级学科。

2020年10月,为加强和整合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力量,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研究教学和智库建设等工作,由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更名而设立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合署办公。党委书记徐威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后,为全院相关相近学科协同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供更大平台;为本院与兄弟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合作奠定更好基础;为发挥本学科在地方社科院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创造更优条件。

目前,我们拥有全国地方社科院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唯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硕士生导师12名(其中6名博导兼),博士生导师21名;拥有“世界中国学论坛”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世界中国学研究”等多个院创新工程研究团队,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内刊)、《中国学季刊》、《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等众多期刊杂志和连续出版物。

◆ ◆ ◆ ◆

学科的特色与优势

◆ ◆ ◆ ◆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并重,拥有“世界中国学论坛”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论坛”等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二)学科建设与智库研究并重,不仅重视论文发表、课题立项、成果评奖等学科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且承担过中央“五办二室”、中宣部、上海市委市政府、上海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委托交办的众多决策咨询任务;

(三)重点领域深入突破与跨学科系统集成研究并重,一方面致力于系统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致力于与相邻相近学科的融会贯通,落实、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全院学科发展的指导地位。

本学科自设立博士点和硕士点以来,不仅为本单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和智库并重型研究骨干,多人次入选上海市 “登峰计划”和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而且为全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务员队伍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同时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黑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校际合作,并承担了上海科技大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本科生课程。编写的研究生教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前沿》获上海市第十四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奖著作二等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五讲》也即将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本学科承担的全院博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效果良好,长期位列上海社会科学院精品课程。 



◆ ◆ ◆ ◆

导师介绍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曹泳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法学博士。2002年3月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05年12月晋升研究员职称,曾任哲学所党总支副书记。现为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长期担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并主持工作。

   出版专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规律与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认识和实践》、《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使命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平与主义——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准备》、《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等多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现代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世界民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开放时代》、《现代哲学》、《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核心报刊发表论文百篇左右。承担并完成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高端智库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决策委课题等多项。2018年获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名师;2018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特理论奖;2008-2009年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2004-2005上海市第六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宣传优秀成果奖;2006年第二届张仲礼学术奖;1999年复旦大学光华奖;1996年浙江大学光华奖;1995年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奖。 

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外交思想等。

联系方式cyx@sass.org.cn


胡键,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

出版专著《中国软实力研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资本的全球治理》、《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软实力发展战略》、《俄罗斯转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等9部,合著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中国行政管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世界民族》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5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以及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北斗办项目等10余项。近年来,先后到过二十多个国家讲学和访问。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国关系和中国发展战略研究等

联系方式hujian@sass.org.cn


姜佑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杂志社总编辑、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

出版专著《历史之谜的理论解答》、《历史:思辨与实践》等2部,合著2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17年获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青年拔尖人才”称号,多次入选上海市委讲师团专家宣讲团成员。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多项。

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联系方式jyf@sass.org.cn


杨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5月出生,山东嘉祥人,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编辑、副编审、同济大学教授,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主任。

  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0年资助项目“生产力整体运行中生态要素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及其制衡机制研究”(编号为00BJL025);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1999年资助项目《中原城市群的构建与实施研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被河南省政府采纳,部分建议被写进《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参见《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一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资助项目“黄河流域经济”以及《黄河流域经济》一书的撰写工作,该书获1995年“(河南)‘五个一’工程奖”;参与“郑州城市群研究”项目,该项目获1998年“河南省政府实用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主持项目:《涉外社区管理问题研究》(主持排名第一)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本课题获得表彰证书成果纳入决策系统),编号:2007-R-08;主持2012年中央文献研究室招标课题:《毛泽东关于改造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和实践》。

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联系方式weiyang2009@sass.org.cn


冯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室主任。

出版专著《中国选举:理念与制度》、《全球治理视阈下的资本与资本主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型态的现代转型(1949-2019)》等3部;合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家的角色和作用》等2部;参著多部。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多篇。2014年到2016年,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和哈佛大学进行学术访问,2019年暑期到台湾政治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教授《中国社会与政治》、《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等课程。

研究领域:当代世界与资本主义、政党与社会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

联系方式fengli@sass.org.cn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

黄凯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主编。1998年7月至2004年11月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2000年聘为副研究员)。2004年12月至2007年5月 担任科研处副处长(挂职锻炼),兼任院青年学术交流中心主任(2005年底聘为研究员)。2007年6月至2014年10月任党委宣传部长(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赴美国费城Villanova大学访学)。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兼任上海社科院智库建设基金会秘书长。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党总支书记。第九、第十届上海市党代表。

出版著作《价值论视野中的美学》、《审美价值论》、《价值论及其部类研究》、《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变量共生、组合创新与意识形态》、《人文情思录》、《安妥今生——信仰生活的价值观研究》。主编《当代价值观研究新取向》、《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价值哲学:理论路径与中国实践》等。在《哲学动态》、《求是》、《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近年来,关注文化哲学的理论和实践,关注上海思想文化创新研究,为东方网、上海观察撰写多篇评论文章。承担、组织和参与多项国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参与多项上海市委宣传部委托的研究项目和创新工程攻关项目。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论文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上海市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

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文化与价值观

联系方式hkf@sass.org.cn

段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社长兼总编,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历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特聘教授,上海海洋大学特聘教授,浙江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等。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第九、十届青联委员等。 

  出版著作《寻觅图像世界的密码》、《绿色责任》等。在国内学术刊物《哲学动态》、《红旗文稿》、《江海学刊》、《道德与文明》、《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天津社会科学》、《河北学刊》、《人文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国外杂志《乌托邦》发表英文论文一篇。主持并参与多次重大课题以及内部调研写作。多次获得上海市社联征文优秀奖,上海市学术年会组织奖,上海市青联奉献奖等。2014年9月获第四批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称号(新闻出版总署)。20年来,从事社会科学报学术理论编辑工作之余,重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重视学术成果的社会推广和宣传,社会科学报纸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

研究领域: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研究、新闻伦理研究等

联系方式duangang@sass.org.cn

徐清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文艺美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治理研究”创新工程团队首席专家,上海大学特聘兼职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国际新闻传播研究年度报告》(蓝皮书)主编。

   出版专著5部、合著10余部。在《学术月刊》、《文学评论》、《复旦学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文汇报》、《解放日报》及上海文化系列蓝皮书等纸媒上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数十篇。另发表漫画百余幅、短篇小说两篇、随笔评论十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高端智库课题3项,省部级社科规划课题和招标课题10余项,主持和参与地方政府文化发展规划研究编制课题数十项。先后获“中国图书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决策咨询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十余项,有六篇独立撰写完成的内部研究专报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的肯定和批示。

研究领域:文化理论、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文化治理、文化决策咨询、意识形态分析、社会舆情研判、传媒经济考察、互联网新媒体治理等

联系方式xqq@sass.org.cn

晏可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研究生学历,西方哲学史专业。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2006-)、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2016-)、上海市宗教学会会长(2008-)、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09-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

出版专著《祆教史》、《中国天主教简史》、《中国天主教》等;译著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比较宗教的范型》、《克尔凯郭尔日记选》等;主编《中国宗教与宗教学》(2009)、《宗教理论前沿》(2016)、《宗教探索文集》(多卷)等;发表“新时代推进我国宗教健康发展的战略与思考”(2019)等论文。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宗教渗透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首席专家),以及部委办以上委托课题二十余项。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研究”首席专家(2009-);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宗教和民族热点问题研究”首席专家(2014-);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专家小组成员;中央政法委专家、中国反邪教协会专委会成员、上海市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1995-96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0-01福特基金会亚洲研究项目访问学者(孟买大学);获德国DFG、KAAD资助,在慕尼黑大学从事学术交流;获加拿大大使馆SACS项目资助,在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从事短期研究。赴多国参加学术会议或者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

研究领域:中国当代宗教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宗教学理论、基督宗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等

联系方式ykj@sass.org.cn

张志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哲学学士,上海社科院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上海周易研究会理事兼秘书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

出版专著《德性与权利——先秦儒家人权思想研究》、《中国文化发展论要——从“人文化成”到“和而不同”》等;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二次文献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主持、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以及上海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多次应邀赴德国、希腊等国家参加文明对话学术研讨会。

研究领域:中国哲学、政治哲学和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

联系方式zzh888@sass.org.cn

姚建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青联常委,兼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禁毒法研究会会长及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国家检察官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受聘为中宣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共青团中央等部委在相关领域专家。曾任重庆劳教戒毒所民警、三级警司,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主编,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团中央权益部副部长、规划办副主任,二十六届全国学联副秘书长、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等。

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近二百篇。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曙光项目等近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并承担国务院妇儿工委、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共青团中央等各类委托课题二十余项。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2017、2020)、名列中国被引次数超过百次刑法学科青年(45岁以下)学者第八位(2017)。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禁毒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曙光学者等荣誉。

研究领域:党和政府青年工作政策、青少年法规、党内法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刑事法学等

联系方式76135067@qq.com

汪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现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人才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河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执笔《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重要报刊发表100余篇,10余篇专报获国家和省市领导人批示。主持中央人才办及国家部委、上海市及有关部门课题20项。参与上海“人才20条”“人才30条”等有关专题研究,先后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二等奖、三等奖,中国人才研究会科研成果一等奖、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等。

研究领域:人才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与实践

联系方式wyw98@sass.org.cn

刘长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人,1976年2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室主任兼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生命法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温州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并受聘担任国内多家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学术委员会委员或兼职(特聘、特约)研究员。

出版专著《生命法学理论梳理与重构》、《代孕规制的法律问题研究》等,合著《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通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等。参著30余部。迄今已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ethics、《月旦医事法报告》、《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法商研究》、《探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文章近400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上海市哲社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等各类项目40余项;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网络宣传优秀成果奖、中国科学技术法学突出贡献奖、上海市社科年会征文优秀论文奖、上海市法学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各类奖励数十项。2016年被评为上海市第六届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宣传系统优秀党员,并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研究领域:法理学、党内法规学、生命法学

联系方式lcq@sass.org.cn

刘社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在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03年7月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至今。

出版专著《古代监察史》、《清代监察史》,撰写专著《清代监察官》与《古代监察文化》(已交付出版社待出版),发表《清代监察御史选拔制度探析》等论文。重点从事党建、监察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在古代监察研究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完成《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在上海的生动实践》等课题。

研究领域:党的建设、监察理论与实践研究

联系方式lsj@sass.org.cn


国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

轩传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主编,兼任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出版专著、译著、编著(合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文章、专报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大视野大格局大趋势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7ZDA00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欧洲左翼政治格局变迁研究”(10BGJ00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模式问题研究”(09&ZD001)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党建思想研究”(16ZZD038)子项目,以及中联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社办等各类招标或委托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省部级决策咨询奖、上海市委宣传部征文优秀论文奖等20余项,以及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宣传系统党员干部先进个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研究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原理、国外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联系方式xcs@sass.org.cn

王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分获世界近现代史硕士、世界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方向)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亚非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国际战略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任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杜鲁门研究所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分别入选美国国务院和日本外务省访问者项目、美国亚洲协会21世纪青年领袖项目。 

   出版专著《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之路(1949-2019)》、《海外中国当代史研究理论前沿》、《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程研究:地区公共产品的视角》、《逃亡与拯救:二战时期的犹太难民与上海》、《上海犹太社会生活史》、《上海犹太文化地图》、《犹太人与中国》、Preserving the Shanghai Ghetto: Memories of Jewish Refugees in 1940’s Shanghai等,译著《现代巴勒斯坦史》、《制造奇迹---拉美与东亚工业化的道路》。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世界经济研究》、《史林》、《国际展望》、《教学与研究》、《阿拉伯世界》、《西亚非洲》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课题《近代来华犹太人研究》、《地区公共产品视野中的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研究》及国务院新闻办、上海市规划办和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多项。成果多次荣获上海市社会科学成果奖二、三等奖。

研究领域: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东和犹太(以色列)问题、新中国史和中国外交等。

联系方式jwang@sass.org.cn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世界中国学方向

张兆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区县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研究》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曾经长期担任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上海经济年鉴主编。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出版专著、合著等20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和文章300余篇;主持或参与了120余项国家及省市级的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共计荣获了20多项的各类奖项。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经济、三农问题、世界中国学等

联系方式zhangzhaoan1959@sina.com

沈桂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0年12月出生,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

出版著作《中国FDI绩效研究——对经济增长的辩证考察》(获第十九次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全球金融危机下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研究》、《贸易强国与跨国公司发展》、《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对外投资机构优化研究》等。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决咨委课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多项课题。获得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奖一等奖(2018年)、上海市第十二届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2010年)、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08年)等奖项。多项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获得中央领导、市委市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研究领域: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世界中国学

联系方式shenguilong@sass.org.cn

周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大,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近代上海史创新型学科首席专家、《上海学》集刊主编,兼任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等职。

出版著作《中国遗书精选》、《张元济:书卷人生》、《大上海的兴起》、《世界的上海》、《边缘缔造中心:历史视域中的上海与江南》、《圣约翰大学史》(主编)等。发表《梁启超社会思想研究》、《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西语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等论文数十篇,部分论著被译为英、俄、日等国文字。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首批上海市领军人才。

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上海城市史、世界中国学

联系方式zhouwu@sass.org.cn

方松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出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1997年晋升副研究员,2003年晋升研究员。1996年起历任哲学研究所所长助理、所务委员会副主任、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副主编,上海市教委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上海市委党校、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客座教授。

出版专著《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庙堂余音——近现代先秦儒家研究》、《现代多元学术思潮》、合著《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前沿》。近年来发表论文《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述要》、《中国模式与中国文明》、《呼唤中国学术的原创时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关系研究》、《当代中国发展之道》等近20篇。近年来主持2项国家重大/重点社科项目的子课题,1项国家哲社基金特别委托项目、5项国家高端智库课题,6项上海市哲社课题等。所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前沿》、《当代中国发展之道》、《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关系研究》等著作和论文分别获得上海市第十四届、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和学科学术奖著作二等奖等三项奖项。

研究领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世界中国学等

联系方式fsh@sass.org.cn

梅俊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接受过世界史(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专业教育。现供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并担任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外国经济史丛书主编。曾任职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

出版著作《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译有《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传》、《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欧洲发展的历史经验》、《维特伯爵:俄国现代化之父》等近十种经济史作品。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刊文并获上海市优秀论文二等奖,有其他论文在人大《世界史》、《理论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全文转载。先后主持“自由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反思”、“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经济学说的当代价值研究”两项国家课题。系首届上海市浦江人才、英国“志奋领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研究员。

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在内的非自由主义发展理论与相关历史实践,世界中国学

联系方式mjj@sass.org.cn

*特别说明:本学位点中,凡报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中国学方向的博士生,目前均须在本院世界中国学所就读并完成学业。


尚小昭帮你问


Q

A

尚小昭

大家好!我是上社研招办的小编,很高兴能替大家问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尽管在留言区给我留言哦。

朱奕颖

2020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

尚小昭

你是怎么知道上海社会科学院的?

基于2018年参与了新疆社科院对国务院扶贫工作的评估工作,被新疆社科院带队郭老师推荐,因而知道上海社会科学院。


朱奕颖


尚小昭

你为啥报考咱们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基于服务新疆的民族工作事宜,我硕士专业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随着新疆的民族工作进展顺利,我想从民族学转向政治学,以更宽广的格局来看待相应的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经过新疆社科院的老师指引,我有幸读过中马所方松华老师和陈祥勤老师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以及杨卫老师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论文,包括轩传树老师关于左翼政党的研究思路,都深深吸引了我,我想来上海社会科学院读书,多少能沾染一些老师们的气质和风骨...

朱奕颖


尚小昭

入学二月有余,你觉得上社如何?

①生活方面:餐厅、寝室、健身房和研究生院各位老师的办公室都在一栋楼,办事效率高。上课在隔壁楼,取快递和外卖3分钟内可以完成。寝室是2人间,有独立卫浴,窗明几净,隔音效果很好,疫情缘故,学校还给我们分发了消毒洗手凝胶和消毒湿巾,常常定期请来宿管阿姨消毒。在上海,可以有这样便利、安全的生活环境,我感到很幸运。

②学业方面:通过学院开设的课程,认识了以上几位慕名已久的老师,他们和蔼可亲、学识渊博,常常给我学业上的指导,这让从大西北来的我感到十分亲切,仿佛有了家人在侧。

③社交方面:同年级里,通过1个半月的交往,博士班级里的同学认识了一半,同学们个个勤勤恳恳,乐于助人。我算年纪较小的同学,哥哥姐姐们比较照顾我。同专业里,虽然只有我一个住校生,但是我们彼此之间互动密切,在职的哥哥姐姐常常在各方面教导我,让我觉得很温暖。社团方面,我加入了博士宣讲团和合唱团,让我的业余爱好有处安放,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常常一同切磋,让我的博士生活丰富了不少。

朱奕颖

尚小昭

你觉得上社的课程质量如何?

我来自新疆,来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我了解到不同老师之间均有各自的观点,这让我耳目一新,提供给我更多思考的可能。上社每节课有2.5小时,各位老师备课充分且有针对性,讲课态度认真,科学性强,能够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引导我积极思考。老师与我们课上沟通也十分真诚,研讨问题时课堂气氛比较融洽。

朱奕颖


尚小昭

如果有应届的师弟师妹也想申请考核,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英语方面的学习需要提前准备,难度大致是六级水平,需要积累较多的词汇和期刊阅读量。专业课方面建议参考招办发布的招生简章附录里的书目,尽可能熟读成诵,并且关注时事热点,尤其多多关注学习强国和新华网上的我党最新会议内容。

朱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