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锋:认识多元化 坚持主体性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22-08-25浏览次数:100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等标识性概念,体现“两个大局”中的高远立意和明确主张。

“最小公倍数”

全球化本身是一个多元参与、体现各国主体意识的过程。一般认为,全球化是“基于对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及其条件的认识和觉悟,而不是要人先认同才能‘入伙’”。

一开始,积极且有能量推动全球化的是少数国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实际进展逐渐超出原先“主动—被动”“带领—跟随”“中国—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二元化的旧框架,达成价值共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承认多元、多层、多样主体的客观存在,承认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不同主体在利益纷争和价值观冲突上的差异,并不需要太高深的道理,关键是如何在思维方式上真正告别那种一国、一人、一极“摆平”纷争和冲突,一锤定音的“老大”预期和独断论。

毫无疑问,全球化、现代化需要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念。真正的共同价值观念,不能仅仅当作“最大公约数”,而应该是各方利益和追求的“最小公倍数”,如此才能具有凝聚和激励的作用。

在人类社会中,利益博弈无处不在,关键是如何区分、取舍、平衡眼前的狭隘利益和长远的共同利益。

比如,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我们强调中美、中欧要相向而行。这种“相向而行”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出自各方主体的实际考虑。这是由人类在普遍生存、发展问题上命运与共的客观性质与现实环境所决定的。

此外,各国政治家有关“国家利益”的眼光和胸襟也天差地别,共同利益在现实政治中的实现也面临各种考验。但无论如何,选择应当符合人类客观需要和追求的发展方向,这是坚持主体性、实现价值共建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也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理念指引”等提法和观点,有的是新表达,如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有的是原有表达的强化,体现“以我为主”的精神力量和世界眼光。这既是中国价值立场的明确表示,也符合“全人类”这个最大、最高主体发展的总体方向。

从国别上升到“全人类”,是形势、问题的全球性博弈与积累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生成和思想建构统一的产物。

我们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替天行道”的外交辞令,也不是有些人担心的所谓“新天下主义”,而是充分体现“大家是共同体”的自觉意识。

反观西方,所谓“价值观战略”对设定规范“孜孜以求”,一味地排斥异己,还习惯于打着“人权、民主、自由”的幌子来百般挑剔,时不时给中国扣上“修正主义”“实用主义”等“莫须有”的帽子。这种建立在限定主体利益基础上的价值理论和方法,显然已经落伍。

打破“二元对立,非此即彼”

《求是》杂志曾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阐述文明交流互鉴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文明互鉴”与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相通,与乐黛云教授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说的“同情之理解”相近。但从国家层面提出超越对立思维的多元、理性交往原则,立意更高。

“互鉴”是为了“共建”,“共建”首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认识多元化、坚持主体性”作为价值理论及其思维方式突破的意义日益彰显,但要让它真正产生实效,又是一个重大而艰难的过程。

要具备“全人类”的眼光和境界谈何容易,需要打破“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习惯思维。“互鉴”本身必然是双向的,而且是实践了多年的现实。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一些误解和困惑,比较集中地反映出传统价值观念影响下理论和方法面临的困境,也考验理论界对价值观的理解和使用。

如何上升到价值思维反省的高度,具体分析多元多样的价值观,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当仁不让的职责所在。


黄凯锋,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刊载于2022年8月12日《解放日报》06版:思想周刊/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