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锋:凝心聚力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23-02-14浏览次数:133

 

意识形态工作是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守正创新,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与此同时,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意识形态领域仍面临多种挑战和考验。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关注各种风险动向,凝心聚力,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密切关注意识形态安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取得显著成效。但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借一些重要时间节点露头的动向和风险依然值得警惕。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思潮的根源及其对思想文化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正确党史观。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特点,我们特别要谨防经济社会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比如,蓄意散播悲观论,片面夸大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企图唱衰中国,动摇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曲解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政策,歪曲党和政府正常的监管举措,片面解读共同富裕,干扰政策走向。凡此种种,需要我们把握正确导向,明辨是非,理直气壮地说清楚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学理和哲理。

 

 要密切关注一些负面社会情绪和不良倾向冲击主流文化。例如,躲避崇高、畸形审美的现象,躺平”“躺赢的消极心态等。尤其要预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青少年的不良诱导,不能忽视网络民粹主义的种种过激言行,谨防仇外、仇富、仇权情绪的一味鼓噪。为此,我们要弘扬社会正气,发挥榜样人格示范的导向作用,激发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当前,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新技术新应用迭代发展带来的新的风险因素。大数据分析、算法推荐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一些网民长期困于信息茧房,与主流思想舆论日趋隔膜,进而造成社会认知分化和社会心态的变化;元宇宙等虚拟空间因资本加持实现快速扩张,可能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滋生蔓延的温床;一些有害信息通过技术手段逃脱、对抗网络监管,严重干扰正能量传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在重大时间节点前后制播高仿真的假消息,妄图干扰大局稳定。我们要在全媒体时代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另外,要警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丑化”“妖魔化中国形象等行径。比如,强化盟友的价值观捆绑,借助各类西方小圈子协调对华行动、结成阵营对抗。再比如,扶植拉拢一些组织或个人对我国攻击抹黑,鼓动身份政治,煽动街头政治,策动新型颜色革命,对我国发动舆论战、信息战。我们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底线思维,着力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有力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的要坚决回击、以正视听。积极探索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和规律,提高应对和处置意识形态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要继续坚持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理论只有彻底才能真正说服人,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我们党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我们面临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任务、需要我们澄清和批判的错误观点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彰显更为主动的历史自觉和精神力量。

 

 构建多层次、多主体、多部门、多机构的全方位、立体式国际传播大格局。发挥好党和政府、主流媒体、行业组织、企业和普通民众的多元多层主体的作用,提升国际传播的专业性和到达率。以走出去走进去为目标,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整合利用不同主体的话语特点、传播渠道和独特优势,讲好中国故事,讲中国的好故事,形成传播合力。

 

来源:解放日报,2023年112

作者:黄凯锋,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