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球话语与中国经验”国际研讨会召开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23-02-16浏览次数:60


2022年12月14日,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总部115会议室(同步网络视频会议)举办了第五届“全球话语与中国经验”国际研讨会。会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围绕“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研讨会由黄凯锋所长发表书面致辞,李庆云副研究员主持。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捷克、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黄凯锋所长在致辞中代表会议主办方交流了对相关议题的看法,认为自信自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开放进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共同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是我们自己对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的解答;中国的现代化借鉴、吸收了现代文明的积极成果,通达了伟大传统的思想之源,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获取了创新的勃勃生机和强大活力。黄凯锋所长认为,作为研究者,我们在主流话语的国际传播中,需要更多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国现代化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上的契合。

会上各位嘉宾就会议主题作了全面深刻的发言。美国维诺瓦大学政治系教授古斯塔夫森分享了“美国对世界秩序现代化的看法”,古斯塔夫森教授提出了五种世界秩序,并对世界秩序过渡中的大国关系作了深入分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研究员赵隆在“中国现代化道路视野下的国际合作、制度与治理”的发言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并不追求“文明中心主义”或价值输出,而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打破了“国强必霸”论,旨在通过合作型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和平发展。欧洲科学院与艺术院院士胡贝思则通过论述“现代化的普遍性和多元性”在文明对话中的理论关联,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对外开放的成果之一,应被视作中国对现代化新模式及全球互动的贡献。

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冯莉研究员分析了美国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的代表作《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中关于现代化和阶级的理论,指出摩尔尝试对制度变迁提出一个全面的理论,以揭示关于现代化的迷思,并对可能的民主化案例分析提供预测支持。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马奥尼针对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的论述,指出应该结合后现代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思考。《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杂志主编安德烈·卡托内从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现代化的批判着眼,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价值。法国鲁昂-诺曼底大学当代史教授让·努马·迪康热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化理论出发,对欧洲和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作了回顾和反思。

会上讨论气氛热烈,参会学者在嘉宾发言结束后积极提问、深入交流。本次会议从不同方面呈现对现代化理论及中国式现代化的见解和观点,丰富了对现代化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对中国话语在现代化议题的国际阐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