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勤:不再是单纯理想,而是实践目标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23-02-24浏览次数:102

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引发一场世界观的自我革命,即通过探索更好社会制度,通过科学、工业和文明进步,朝着社会共同富裕与普遍繁荣前行。由此,人类从诸如社会和生态、物质和精神等各种形式的贫困中解放出来,不再是现代文明的单纯理想,而是切实可行的实践目标

■陈祥勤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一重要概括是基于人类文明的高度、广度所作出的全面深刻阐释,彰显了大党大国宏阔的文明视野与宽广的世界眼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和生态观,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也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世界观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潮流,是植根于现代文明的内生性的历史进程,是世界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必然选择。诸如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社会和文化的理性化,构成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现代化在其历史展开中,孕育了现代文明独有的世界观,即城市和工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科学、技术、制度与文明,深刻改变和塑造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根本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言:“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洪流中的一股巨流,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早在现代化的初始阶段,一些有识之士便认识到西方现代化中“既各有私产,则贫富不齐,终无由均”的资本主义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本身就蕴含着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创造性实践中,在对传统苏联模式和西方道路的双重超越中,成功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破解进步与贫困的双重积累这一现代文明的“斯芬克斯之谜”(亨利·乔治语)提供了中国答案。

客观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引发一场世界观的自我革命,即通过探索更好社会制度,通过科学、工业和文明进步,朝着社会共同富裕与普遍繁荣前行。由此,人类从诸如社会和生态、物质和精神等各种形式的贫困中解放出来,不再是现代文明的单纯理想,而是切实可行的实践目标。

价值观

西方在开启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了诸如自由、平等、人权等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资本主义主导的西方现代化图景中,“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本质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弘扬的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观,是以政治的、法律的形式性的自由和平等来掩盖经济的、社会的实质性的奴役和不平等。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秉承社会主义对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的一贯追求,以此来实践实质性的平等和自由。这是对西方现代化抽象地谈论人权、自由和平等的克服和超越。

不仅如此,由于西方现代化是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往往通过帝国主义的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实现资本的积累和财富的增值。其代价就是非西方世界持续陷入贫困、匮乏与落后的深渊,这显然与和平与发展背道而驰。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将和平与发展作为现代世界亟待解决的历史主题,而且作为自身的价值理念,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在携手世界各国破解事关整个人类的前途、未来和命运的发展难题中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由此,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始终。与之相伴,中国式现代化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于一身,进一步凝结成独特的价值观。

历史观

现代化肇始于西方。现代化诞生之日起,便孕育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观。在这一历史观之中,西方意味着现代和文明;非西方或东方意味着传统,意味着现代文明有待扬弃的史前史。所谓现代化便是一个地区、国家或民族实现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最终成为由西方文明所代表的“现代社会的一员”。

由此,又有意无意地形成这样一种惯性思维:对于西方而言,现代化是内生的,对于非西方而言,则是外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显然不是这种意义的现代化,也不只是单纯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

就其基本内涵和内在旨趣而言,它是与中国的文化或文明传统一脉相承的现代化。中国的文化或文明传统经由现代化的历史改造而实现自我赓续,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民族或文明复兴的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那种打上西方文明烙印的现代化的超越,蕴含着一种超越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观。在这一历史观之中,现代化与传统之间不再是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彼此中介的相互生成关系,即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对传统的消解,还意味着对传统的重建,并通过对传统的重建从而重建现代化自身。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或文明传统借以实现赓续和复兴的内生变量。同时,这一现代化进程也打上了中国的文化或文明烙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当今中国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生动力。

文明观

人类文明是多样性的。正如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界的动力源泉和活力表征,文明的多样性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或活力的源泉或表征。

然而,西方现代化所孕育的文明观是偏狭的,始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西方文明优越论、中心论立场,认为现代化就是发端于西方的现代文明、制度和生活不断向外扩展,通过全球化实现普遍化的过程。这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掠夺、殖民的历史。

对此,马克思一言以概括:“在现实历史的编年史中,征服、奴役、劫掠,总之,暴力统治占优势。但在恬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从来就是田园诗占统治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现代化与中国文化或文明传统之间交流、碰撞与融合进程中所开创和发展出来的。在这里,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各自于对方而言都是现实的、能动的改造性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孕育着一种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新文明观。在这一文明观中,多样性的人类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各个文明唯有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进步;秉承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民主观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现代化尤其是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标志之一。西方现代化所展现的民主,并不是让人民大众真正掌握国家政权,而只是让大家拥有选择代表的权利。由此,以普选权为基础的代议制民主成为西方民主的主流形式。

然而,这种以普选制和公民权为基础的民主,在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论在经济社会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都会走向它的反面——在经济社会领域让资本主义的不平等结构得到巩固,在政治领域沦为“金钱民主”和“选举暴政”,从而进一步导致国家治理能力低下,难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所构建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这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的更广泛民主。在社会生产中,人民是自身生产和生活的主人;在社会管理中,人民是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和治理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把人民联合或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国家的主人,成为国家政事的治理主体。

人民当家作主蕴含着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深刻变革,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与实质。它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一道,共同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成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此外,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还有国际的维度和内涵,即各国通过平等协商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共同治理世界事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夯实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规则基础。

生态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变。然而,西方现代化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无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自然条件或自然限度,对自然展开无止境的掠夺和索取,由此导致人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的断裂,引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

在此情形下,诸如生态改良主义、生态社会学、生态中心主义、生态现代化、绿色资本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和方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乃至反思。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生态问题的核心,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而为人类文明健康发展奠定生态环境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在道路开辟和拓展中,始终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来把握生态问题,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度”等生态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认识和把握社会与环境、生产与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以说,“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对生态问题的根本认识。把人类的生产生活限制在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祥勤 日期:2023-02-23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