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球话语与中国经验”国际研讨会召开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23-12-01浏览次数:143



20231125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跨文化教育与交流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全球话语与中国经验”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研讨会由黄凯锋所长发表书面致辞,李庆云副研究员主持。来自德国、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土耳其、日本和中国科研机构的学者,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黄凯锋所长在致辞中代表会议主办方交流了对相关议题的看法,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中国智慧。

会上各位嘉宾就会议主题作了全面深刻的发言。德国外交协会研究所原所长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教授从中欧关系、欧美关系和全球政治关系互动的现实考量,分析了多极和两极的格局,论述了中国崛起的德国视角。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高默波教授指出同一概念在中西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要着眼中华民族的传统,结合儒家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等要素理解中国现代文明。哥斯达黎加大学荣休教授、哥斯达黎加前驻华大使帕特里夏·罗德里格斯回顾了俄乌冲突以来北约、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面对的变动和现实利益挑战,提出多极世界秩序发生的意料之外的整合,而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情况。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包蕾萍研究员阐述了中国建设数字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政策实践,并以儿童保护和政策监督为例论述了数字社会建设的政策评估,指出该领域中国和其他各国的共识是权利保护、以人为本、永续发展、安全运用和监管责任。国际奥艺委顾问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吉诺维斯指出,中国现代化之路伴随着创新发展和全球合作,中国在经济发展、对外关系方面的经验已推广到全球广大欠发达地区,取得了远超出传统援助政策的成就;对中国文明的研究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遗产和强大的政治领导力,也不能忽视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对世界的影响力。

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陈祥勤研究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遵循现代社会的发展逻辑、破解现代社会的发展难题中开辟的,是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别于苏联模式和西方道路的现代化,要深刻理解其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土耳其安卡拉哈兹巴伊拉姆大学吉来教授通过回顾《齐物论》等庄子经典文本,指出庄子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万物的本质等思想蕴含了文明进步、人类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效率和环境(碳排放、能源等)之间的关系等,认为庄周思想可能提供了理解文明概念的一种新的路径。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褚艳红副研究员以跨文化视野分析了当代中国妇女史的相关研究,认为美国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当代女性史的研究从“局外人”的角度,开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知识话语体系;我们需要与美国学术界就中国传统文化、史实和当代女性研究实践进行交流,以植根于中国史学经验传统的现实历史建构来回应后现代主义和美国汉学。日本横滨大学副教授新沼雅代通过文本挖掘、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在日华裔的汉语掌握和学习情况,提出在日本生活的华人和华侨子弟需要在语言方面得到适当的支持,而这需要从事语言习得、中文教育和中国研究的相关人士发挥更好作用

会上讨论气氛热烈,参会学者在嘉宾发言环节结束后积极提问、深入交流。本次会议从不同学科呈现对中国发展道路、中国传统文化等话题的研究视野和专业洞见,丰富了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引发了国际视野下中国话语等议题的阐释和思考。